鼻缺损修复的应用解剖学
外鼻的应用解剖及其形态学特点
导读:外鼻由骨和软骨构成支架,外被皮肤。本文将对外鼻的解剖学特点和形态学特点分别给予详细阐述。
1. 鼻的应用解剖
(1)外鼻的解剖学特点
鼻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窦组成。与鼻再造有关的结构主要为外鼻。外鼻位于面部中央,其上端狭窄,与额部相连,称为鼻根;下端隆起,突向前方称为鼻尖;中间为一长嵴,名曰鼻背。鼻背的上部为骨性支架较硬并且固定;下部为软骨性支架,较软而有一定的弹性和活动性。
鼻背的两侧为鼻侧部。鼻侧部的下方隆起称为鼻翼。两个鼻翼的中间为鼻尖,鼻尖的下方为鼻中柱(又称鼻小柱)。中柱为鼻中膈前下部的游离缘亦为中膈的可动部分。鼻小柱和两侧的鼻翼围成两个鼻孔,鼻翼的外侧有鼻面沟与面部分隔。整个外鼻为一三角形锥状体,锥体的底座为鼻底,鼻底由鼻尖、鼻中柱、鼻孔和鼻翼组成。
(2)鼻的皮肤
鼻的皮肤盖在外鼻的表面。鼻部皮肤的厚薄和皮下组织的多少,随其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在鼻的上部和中部,皮肤较薄,皮下组织和脂肪较少,与其下面鼻骨和侧鼻软骨的连接疏松,有移动性。在鼻的下部,皮肤较厚,皮下组织较发达,有少量脂肪并有丰富的汗腺和大型皮脂腺,与鼻尖和鼻翼的连接牢固,无移动性。外鼻的皮肤在鼻孔的周围向内移行,成为鼻前庭的皮肤。前庭皮肤有毛称为鼻毛。外鼻皮肤的弹性甚好。
(3)鼻的肌肉
鼻部肌肉比较纤细。皱眉肌起于额骨的鼻突止于眉头的皮下,有皱眉的作用。纤肌起于鼻根部的皮下止于鼻侧软骨的上端,有使鼻侧软骨向上活动缩短鼻的长度的功能。上唇方肌的内眦头和起于上颌骨下部止于鼻翼的扩鼻肌,都有扩张鼻孔和使鼻的长度缩短的功能。压鼻肌起于鼻孔外侧的上颌骨,止于鼻背的鼻侧软骨,有压鼻孔的功能。降中膈肌起于犬齿窝,止于中膈的可活动软骨(两个鼻翼软骨的两个内侧脚),有使鼻尖降低和产生鹰钩的作用。
(4)鼻的骨架
鼻的骨架可分为两部,即上部和下部。上部为鼻骨,鼻骨的上缘坚厚呈锯齿状与额骨相连;下缘锐薄,呈切迹状,与侧鼻软骨相连,鼻骨的两侧与上颌骨额突相连。鼻骨在中线部分与鼻中膈垂直板相连。骨架的下部为软骨部分。此部的上部为鼻侧软骨。鼻侧软骨的上端紧接鼻骨,下端与鼻翼软骨相连,两侧固定于上颌骨。鼻翼软骨为软骨的下部,分为内侧脚和外侧脚。外侧脚紧接鼻侧软骨的下端,形成鼻孔。内侧脚藏于皮下,两个内侧脚相合,形成鼻中膈的上部。鼻侧软骨及鼻翼软骨的中央和后面为中膈软骨。中膈软骨与筛骨垂直相连接,形成鼻中膈。鼻中膈的后方部分为梨骨。
(5)鼻的血管
鼻部的血液供给极为丰富,有来自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分枝,向下形成鼻背动脉,供应鼻背部和鼻根部组织;还有来自颈外动脉的面动脉终支,向上成为内眦动脉,供应鼻下部组织。内眦动脉与鼻背动脉在鼻侧相吻合,位置表浅。面动脉的另一分支为上唇动脉。上唇动脉在人中的外侧向上进入鼻中柱,在鼻尖处成为终支,与对侧的终末枝相吻合。鼻的静脉回流,有一部分经内眦静脉到眼静脉,再由眼静脉至海绵窦;另有一部分回流至翼静脉丛,最后也至海绵窦。
(6)鼻的神经
分布至外鼻皮肤的感觉神经,有滑车下神经、外鼻神经和眶下神经的分支。分布至鼻腔的侧壁、顶部、底部和后部的感觉神经,皆来自上颌神经分支。鼻中膈的前上部有前筛神经分布,其中后部有嗅神经分布。运动神经:外鼻的肌肉都受面神经支配。
2. 鼻的形态学特点
理想的外鼻长度为面部长度的1/3,理想的外 鼻宽度为面部宽度的1/5,若为一眼的宽度。这就是我国古代画家所谓的“横三”“竖五”。鼻面角在高加索人种为30~40°,在我国则为25~30°。鼻唇角在大多数的正常人为90°。鼻额角在欧美人为120°,在我国人应该更大一些。鼻颏角在欧美人为130°,在我国人应该稍小一些。男女之间有些差别。鼻底为一等边三角形。鼻中柱的长度应为三角形的高度,并等于鼻尖的长度。鼻中柱的宽度应与鼻孔的宽度相同。
3. 鼻的美学亚单位
鼻的表面由浅的嵴和谷勾划出来,这些嵴和谷,将鼻分成凸的与凹的表面:鼻尖(又可分为半侧鼻尖hemitip)、鼻背、成对的鼻侧壁、鼻翼和软三角(Soft triangle)。这些鼻的形状取决于其下的硬和软组织的轮廓。缺损应当在大小和形态上作些变化来适合鼻的亚单位(Subunits),当缺损大小超过这种亚单位的50%时,应扩大缺损范围至亚单位全部。如果对缺损进行改造,再造的鼻子将呈现正常外形。同样,如果切口设计在相邻两个亚单位的接合处,那么术后疤痕将能很好地得到隐蔽。
看完了这篇文章后,小编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近期,小编为大家在全国各正规医美机构争取了40个名额,大家可以1元体验皮肤检测~目前还有38个名额可享有呦!别犹豫啦,碰碰运气~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来进行名额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