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后鼻孔闭锁鼻内镜手术治疗

2018年05月01日 12:32    相关标签:修复鼻缺损

1755年,Johann Roederer首次描述了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posterior choanal atresia,PCA),为鼻腔后部发育异常所致,临床少见。常件其他先天性畸形(10%-50%),被认为是综合性病症的一部分,蕞常见的是Charge综合征,这种患儿50%会有某种形式的后鼻孔闭锁,与之相伴的一系列异常有眼部的缺陷、心脏形、后鼻孔闭锁、出生后生长迟缓、生殖器发育不良及耳畸形,双侧后鼻孔闭锁的患儿,半数有其他先天性异常。有后鼻孔闭锁的患者,也要考虑同时合并 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的可能。

一、病因

迄今尚不清楚后鼻孔闭锁发生的胚胎学基础。目前,有4种有关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形成的学说。

1、颊咽膜未吸收而形成。

2、颊鼻膜的残留所致,颊膜在胚胎第6周时自行穿透,与口腔相通,形成原始后鼻孔。若颊鼻膜未完全吸收,残留的颊鼻模形成未来的闭锁间隔。残留颊鼻膜的多少决定了以后闭锁板是膜性还是骨性或混合性。

3、异常或局部的中胚层形成后鼻孔区的粘连带。

4、因局部的某种因素导致周围的中胚层增生,形成后鼻孔闭锁。

二、发病率及分型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发病率为1:7000-8000,女多于男,约为2:1,单侧多见,单侧:双侧也为2:1。双侧后鼻孔闭锁的患儿,半数有其他先天性异常。闭锁板大部分是骨性(90%),膜性为10%。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后鼻孔几乎呈环状,成人时,由于鼻腔的发育生长,后鼻孔变为高和宽为1:2的状态。

后鼻孔闭锁的闭锁板斜行,位于鼻腔后部软、硬腭交界处至蝶窦底之间。根据其位置可分为三型:

1、鼻腔内闭锁:即闭锁板位于后鼻孔前数毫米。

2、边缘性闭锁:闭锁板位于后鼻孔缘。

3、鼻腔后部闭锁:即闭锁板位于后鼻孔后部的鼻咽部。

三、症状

1、呼吸困难:新生儿若为双侧后鼻闭锁,窒息蕞为常见,可发生呼吸困难及喂养时误吸等急性症状,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新生儿正常情况下使用鼻呼吸,如果有后鼻孔闭闭锁,则鼻呼吸受阻,必然出现呼吸困难或室息,憋气后引起患儿哭闹,空气就可经口进入呼吸道,因此张口呼吸后症状缓解。单侧因症状较轻,一般不易被发现。

2、鼻堵及脓涕:由于后鼻孔闭锁,鼻呼吸受阻,导致闭锁侧(双侧)鼻腔及鼻窦功能障碍,黏液分泌物无法经正常途径排除,加之多有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因此,后鼻孔闭锁患儿在闭锁侧常伴鼻炎及鼻息肉。闭锁侧脓性鼻涕较多,鼻孔、鼻前庭皮肤及鼻腔黏膜发红、糜烂和脱屑等。

因鼻腔阻塞,患儿说话时鼻音较重,睡眠时张口呼吸、打鼾、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功能障碍,长期张口呼吸以及鼻腔、鼻窦的长期慢性炎症,可致颅面骨发育异常,类似“腺样体”面容。

3、少数后鼻孔闭锁患儿的闭锁侧咽鼓管功能障碍,听力下降,并有分泌性中耳炎发作史。

四、检查和诊断

所有出现室息的新生儿或周期性呼吸困难、哭闹时消失并伴有哺乳困难者,首先要排除后鼻孔的闭锁。

1、可用一橡胶导管经鼻腔插入,若橡胶导管不能经鼻到达鼻咽部,则表明极有可能患后鼻孔闭锁。另外,可用卷棉子沿鼻腔底部导入,可触及闭锁板,同时可明确闭锁板的性质(膜性或骨性)。

2、鼻腔检查:小儿前鼻镜检査有一定的困难,年龄较大患儿可先用0.5%麻黄碱或1:10000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腔黏膜后检查,可窥视到鼻腔后部闭锁板的位置。鼻内镜检查为蕞客观的鼻腔检查手段,可在充分收缩鼻腔黏膜后,在直视下用0°、直径4mm硬性鼻内镜检查鼻腔(新生儿可采用直径2.7mm鼻内镜检查),了解闭锁板的位置,范围、局部黏膜和毗邻结构以及分泌物的定位(图3-5-116、3-5-117),鼻腔多伴有鼻甲发育畸形或缺如。也可使用70°或110鼻内镜经鼻检查鼻咽部,了解鼻咽部与闭锁板的解剖结构关系,有利于选择手术方式和方法。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501/1232301116-0.jpg

3、影像学检査:以往常用10%碘油注入鼻腔,行X线造影检查,可以明确闭锁的性质和部位。目前,X平片已为高分辨鼻窦CT扫描代替。冠状位结合水平位(轴位)CT扫描,层厚2-3mm,骨窗和软组织窗相结合,可清晰地显示后鼻孔闭锁的位置、侧别及闭锁的性质(骨性、膜性或混合性)。同时,可清晰显示头颅、鼻腔及鼻窦的解剖变异或异常,了解伴随疾病,如鼻窦炎、鼻息肉等。现已成为临床首先选择影像学检查手段,对选择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图3-5-118~3-5-120)。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501/1232304C8-1.jpg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501/1232313E1-2.jpg

五、治疗

1、一般治疗:对新生儿出生后,一旦确诊为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后,应按急诊处理,目的是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室息。有条件应行急诊手术解除后鼻孔闭锁,恢复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

急诊处理蕞有效的方法是帮助建立经口呼吸,可借助小号麻醉呼吸导管放置在口中或用头部剪开的奶嘴放在口中,用胶带固定在头部,以防脱落。无论怎样处理,必须有专人护理,防止发生室息。一般无行气管切开术的必要。

2、手术:通过手术去除后鼻孔闭锁板,恢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是惟一的治疗方法和目的。手术应尽早进行,否则可能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和发育。传统的手术方法有4种:经鼻进路、经腭进路、经鼻中隔和经上颌窦进路。以上手术由于手术视野小,不能充分暴露鼻腔后部,手术损伤较大,出血多,对于年龄小的患儿,手术后有可能影响腭骨的正常发育。因此,以上手术方法已为鼻内镜手术所替代。Hengerer AS等(2008)回顾性分析了73例小儿后鼻孔闭锁的治疗结果,23例采用经鼻内镜手术,其余采用经硬腭或经鼻手术,随访发现1岁内采用经硬腭手术的患儿常表现为硬腭高拱和反颌等畸形。经鼻内镜手术则避免损伤硬腭,没有硬腭和反颌畸形的趋势,术后再闭锁率仅为12%。认为鼻内镜手术首先选择。

(1)经鼻内镜后鼻孔闭锁造孔术手术适应证:①先天性后鼻孔闭锁;②后天性后鼻孔闭锁。

(2)经鼻内镜行后鼻孔闭锁造孔术优点:①直视下操作,手术视野清晰,观察准确,成功率高;②手术方法可应用于各个年龄的患者;③配有先进的各型内镜鼻窦外科手术器械;④手术中可同时处理鼻腔鼻窦疾病或在内镜下对存在的鼻腔、鼻窦变异进行矫形;⑤手术后在鼻内镜下的随访处理简便易行。

(3)手术方法:手术宜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仰卧位,头略偏术者。手术步骤为:①在0°、直径4mm或2.7mm(适用于鼻腔狭窄或年幼患儿)硬性鼻内镜观察下,用1:10000肾上腺素棉片充分收缩鼻腔黏膜后,仔细探查后鼻孔闭锁范围,周围黏膜及解剖结构状况,并触探闭锁板的性质。②用混有1%肾上腺素的1% Lidocaine浸润闭锁板局部黏膜。③做十字或工字切开闭锁板黏膜做黏膜瓣,向周围翻转,暴露闭锁板。若为膜性,则可直接将闭锁板穿透。用电钻或骨凿将闭锁板做一孔后,沿此孔向周围扩大,注意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对鼻咽黏膜的损伤。扩大的范围上至蝶窦,下至腭骨水平板,内至鼻中隔,向外至腭骨垂直板或翼内板。④闭锁板去除后,将黏膜瓣翻转覆盖裸露骨面,经鼻孔放置直径约10~15mm的软硅胶或聚乙烯扩张管于后鼻孔,前端可缝合固定于鼻小柱皮肤上(图3-5-121)。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501/1232311546-3.jpg

(4)手术注意事项:①手术中尽可能保留闭锁板鼻腔及鼻咽部黏膜,用以修复因黏膜缺损后骨质裸露的区域,有利于术后恢复,减少瘢痕形成(图3-5-122,系图3-5-118、3-5-119病例);②单侧,尤其是双侧后鼻孔闭锁,为获得更大后鼻孔空间,减少再闭锁,可部分切除鼻中隔后部;③扩张管选取要合适,充分固定。

(5)手术后处理:①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周;②术后2~-3天定期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③术后每2周在鼻内镜下清理鼻腔的干痂及肉芽等;④后鼻孔扩张管应放置3~6个月后在全麻下取出。扩张管取出后仍应定期随访,手术后通常要较术后缩窄约三分之一,术后6个月黏膜上皮化,局部形态趋于稳定(图3-5-123),但部分患者在扩张管取出6个月之后仍会出现瘢痕增生闭锁的现象,需再手术处理。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501/12323233A-4.jpg

看完了这篇文章后,小编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近期,小编为大家在全国各正规医美机构争取了40个名额,大家可以1元体验皮肤检测~目前还有38个名额可享有呦!别犹豫啦,碰碰运气~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来进行名额预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