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外干货」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疗效,总结技术特点及经验体会。
方法:对168例患者使用低负压抽吸下腹部或大腿内侧皮下中层脂肪颗粒,纯化后注射填充在面部凹陷部位。
结果: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注射填充鼻唇沟66例,额部26例,颞部17例,面颊部23例,泪沟23例,上睑13例,填充量4-45 ml。5例颞部填充的患者脂肪成活较少,3例面颊部填充的患者出现双侧不对称,其余患者面部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面部凹陷的填充。颞部填充效果比其他部位相对较差,大腿内侧脂肪颗粒成活率优于腹部。
自体脂肪来源丰富,无排异,在身体各个部位均可应用,目前已逐渐成为面部填充,尤其是填充物需要量较大部位的首先选择材料。自2012~201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整形美容激光中心采用自体脂肪移植对168例患者进行面部填充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0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68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156例;年龄18~46岁。鼻唇沟填充66例,额部填充26例,颞部填充17例,面颊部填充23例,泪沟填充23例,上睑填充13例,填充量4~45ml。每例患者行脂肪移植1~3次,每次填充间隔3~6个月。脂肪抽吸部位:大腿内侧95例,下腹部73例。
02
手术过程
1.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确定无手术禁忌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手术前后均需拍摄同角度照片。术前标记出所需注射的部位。
2.脂肪颗粒的获取、纯化
用含有0.9%氯化钠溶液500.0ml+2%利多卡因10.0ml+0.1%肾上腺素0.5 mg+10%碳酸氢钠5.0ml的肿胀麻醉液在脂肪供区行皮下注射,注射层次要浅,紧贴真皮下,至局部出现“橘皮样”为止。用20ml注射器连接直径2mm的钝头吸脂针在脂肪中层进行脂肪抽吸,注意吸脂时使用较低的负压,动作轻柔、匀速,以减少对脂肪颗粒的破坏。将抽吸获取的脂肪置于无菌纱布上,滤去液体成分,挑出纤维组织成分。将脂肪颗粒和生理盐水混合,抽取于20ml注射器内,针头向下静置30min,可见注射器内混合物分为3层,下层为生理盐水,中层为纯化的黄色脂肪颗粒,上层为脂肪颗粒破坏后释放的脂质成分。去除下层生理盐水后,使用转换头将脂肪颗粒转移至1ml注射器内。
3.脂肪颗粒注射
进针部位:额部注射进针部位选择在额部发际内1cm正中及两侧共3处;颞部选择在耳轮上发际内;上睑选择在眉尾或重睑皱襞外侧;泪沟选择在下睑缘近外眦处;鼻唇沟选择在口角;面颊部选择在耳屏、耳垂后、耳轮脚上缘及口角。将装有脂肪颗粒的1ml注射器与直径2mm钝头吸脂针连接,将吸脂针头自进针口插入所要注射部位。
注射层次:额部为皮下及额肌下层;颞部为颞肌浅层;上睑为皮下及肌肉下层;泪沟为骨膜表面,对于皮肤较厚的男性同时行皮下注射;鼻唇沟为皮下及骨膜表面;面颊部为皮下。当注射针头尖端到达所要注射部位的边缘时,开始缓慢注射,采取回退式扇形、多隧道、交叉式注射¨J,每点注射量不超过0.2ml,注射时应注意表面皮肤的张力及颜色,防止出现血供障碍以及张力过大而引起脂肪栓塞。考虑到注射后会有部分脂肪颗粒的吸收,因此,要多注射20%~30%,各部位注射总量:额部30.0—45.0ml,颞部12.0~18.0ml,上睑6.0~8.0ml,泪沟4.0~6.0ml,鼻唇沟8.0~12.0ml,面颊部16.0~30.0ml。
4.脂肪成活率
移植3个月后随访时,根据MRI检查测定成活脂肪体积。
03
结果
本组共168例患者。除2例泪沟填充患者出现局部硬结外,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硬结、脂肪栓塞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其中160例注射部位形态均明显改善,手术效果满意(图1)。
供区为大腿内侧的患者脂肪成活率为36%~68%,供区为下腹部的患者脂肪成活率为22%一46%。5例颞部填充的患者脂肪成活较少,脂肪供区均为腹部,3个月后再次行脂肪填充,脂肪供区改为大腿内侧,术后有2例患者脂肪成活率明显提高,而另外3例患者效果仍不满意。3例面颊部填充的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双侧不对称,考虑与患者咀嚼习惯有一定关系,经再次填充后得到改善。
图1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鼻唇沟前后对比
a.治疗前(例1)
b.治疗后3个月(例1)
C.治疗前(例2)
d.治疗后6个月(例2)
04
讨论
面部常用的填充物有固态填充物、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聚左旋乳酸、爱贝芙及自体脂肪等。固态填充物质地过硬,边缘容易触及,且容易出现外露和影响面部表情;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注射后维持时间短,且价格昂贵;聚左旋乳酸及爱贝芙维持时间较长,但出现硬结等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且处理较麻烦。1889年,Van der Meulen首次将大网膜和脂肪游离移植到肝脏与膈肌之间,开创了自体脂肪组织移植的发展史。随着脂肪移植的流行,人们逐渐发现其效果不稳定、吸收率高、存活率低,因此临床应用逐渐减少。20世纪80年代,随着吸脂技术的兴起,再次掀起了游离颗粒脂肪移植的热潮,加之在促进脂肪颗粒成活的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使得脂肪移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脂肪移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乳房整形、凹陷性瘢痕、面部凹陷畸形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虽然有诸多优点,但脂肪移植后的吸收问题仍然困扰着整形医师及广大患者,因此,针对提高脂肪移植成活率的研究仍然是目前的热点。李青峰提出了“3L3M”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该注射技术遵循了低压抽脂、低速离心、小颗粒、多点、多隧道、多平面的基本原则,尽量减少对脂肪细胞的机械性损伤。笔者借鉴该原则及既往大量的研究,总结出操作方法和经验:浅层脂肪存在较多的纤维组织,深层吸脂容易出血,因此选择中层吸脂;此外,离心会对脂肪细胞产生损伤,所以使用静置的方式纯化脂肪颗粒;注射时使用与吸脂时相同口径的吸脂针头,并使用转换头将脂肪颗粒转移至1ml注射器内,以利于填充时准确掌握注射量。
自体颗粒脂肪是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并可同时达到吸脂塑形的目的,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供区、受区几乎不留瘢痕,对人体的正常解剖结构影响及副损伤都很小且安全持久。但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也同样存在着科学及技术上的局限性,临床应用也存在着风险。戚可名等(1994年)对近1000例接受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的病例进行了统计,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29%,主要并发症有感染、血肿、注射部位不平整、色素沉着、感觉迟钝、脂肪液化、脂肪吸收、过度矫正、矫正不足、硬结等。郑丹宁等认为,术后早期可能发生疼痛、水肿、淤青、血肿、感染等,术后1~3个月可能发生色素沉着、注射量过多或不足、注射部位硬节等,以上均会影响脂肪的成活。笔者认为,通过精细的手术操作及科学合理的注射技术,完全可以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蕞低。注射层次选择为多层次注射,对于皮肤较薄的部位如泪沟,尽量深层注射,防止出现硬结;采取回退式扇形多隧道交叉式注射,以保障注射的均匀一致,注射时应注意表面皮肤的张力及颜色,防止出现血供障碍,以及张力过大而引起脂肪栓塞;注射时采取少量、多点注射,无需按摩,若局部见明显的凸凹不平,可局部轻柔按摩,切忌粗暴按压导致脂肪颗粒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