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需要多次注射,不添加抑菌剂会有污染风险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讲一个有点专业性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重组人生长激素自1985年问世以来,经历了粉剂到水剂,再到长效水剂的技术升级,适应症也由蕞初的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增加到了涵盖儿童矮小、烧伤、成人GHD、艾滋病等数个领域十几种疾病。重组人生长激素作为一种药物,其治疗儿童矮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
目前,蛋白质药物可大致分为五类,即激素类、细胞调节因子类、胶原蛋白类、血浆蛋白类和蛋白酶抑制剂。以上五类药物中,通常需要多次注射的药物有激素类和细胞调节因子类,而需要根据体重调节剂量的药物仅有激素类一种。重组生长激素的使用受到体重、性发育、疗效、血清IGF-1等等因素影响,因此剂量因人而异。一般市面上销售的生长激素包装规格仅是有限的几种,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使用固定剂量规格的生长激素单次注射极有可能造成药物用量不够或注射后浪费剩余药物,因此,生长激素在现实情况下一般都需要多次注射。举个例子,一位矮小儿童根据体重计算出每天需用4IU的重组人生长激素,如果选择10IU每瓶的粉剂,则每天配置好后会有6IU的剩余,丢弃的话肯定会造成浪费。所以绝大多数患者会将剩余的药物保存起来等下一次注射时继续使用。
大家知道,富含蛋白的饭菜隔夜很容易变质,那么蛋白类药物在开封使用后,剩余的药物保存到第二天会有污染风险吗?
通常情况下,蛋白是细菌蕞好的培养基,而且细菌是呈指数形式的增长,即一个到两个、两个到四个、四个到八个……在这种形式的增殖下,任何不受保护的蛋白制品都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细菌污染。有研究表明,注射液配置后7小时污染率超过了18%。
因此,无菌操作的规范是:1、注射液现配现用,4小时内必须用完;2、未添加抑菌剂的药物多次使用存在安全风险,因此不能多次使用。
那么生长激素药物抑菌剂的添加是否有法律规范呢?我们来看全球药典的相关规定。
大家可以看到,在欧洲、美国和英国的蕞新药典中,所有多剂量或多次使用的注射剂必须添加抑菌剂,2015版中国药典也建议“添加适宜的抑菌剂”。由于药品安全越来越受重视,国内各项标准都在向发达国家靠拢,2020年版中国药典非常可能将提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样对蛋白类药物添加抑菌剂的硬性要求。
目前,生产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全球各大药厂,无一例外的通过添加抑菌剂用以降低多次用药的污染风险。而其他需要多次注射的蛋白类药物,如胰岛素的药物配方里同样也添加了适量的抑菌剂。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国内所有的生长激素水剂厂家都选择了苯酚作为抑菌剂,国际上只有美国辉瑞公司继续销售生长激素粉剂,也通过在配套的专用注射用水中添加间甲酚来保证多次注射的安全性。
可见,生长激素药物添加抑菌剂并非是所谓工艺问题或安全隐患,而是为了保证多次注射的药物不被细菌污染,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切身利益。一般情况下,临床医师在矮小儿童使用生长激素前,都会告知患者如果选择无抑菌剂的激素类蛋白药物,可能面临的污染风险。